衢州仪器
5月29日下午,2025年衢州市“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项目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
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刘文勇介绍有关情况,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朱芝君,市大花园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方建伟,衢州智慧新城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委员、党政办主任胡小土等领导参加.。
科技工作者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习指出必须积极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待遇适当、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为人才心无旁骛钻研业务创造良好条件。为深入践行习关于科技创新、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近年来,我市倾力打造四省边际人才科创桥头堡,特别是在2024年召开的市委八届六次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创新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保障机制,体系化推进“才呼我办”人才服务增值化改革,积极谋划实施“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等机制,让人才具有更多获得感。明天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前夕,我们发布“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项目显得更有意义。
首先,我们简要回顾一下2024年度衢州市“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项目”的实施情况。根据市委八届六次全会重点工作抓落实“四张清单”有关要求,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单位大力支持下,市科协在全省率先创新建立了衢州市“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常态长效机制,会同相关部门谋划并实施了2024年度衢州市“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项目。2024年度实事项目涵盖七个方面共9项,包括畅游衢州、免费疗休养、医疗保健优待、帮助解决子女就学、搭建跨界交流平台、组建科技创新服务团队、青年人才公寓建设等方面,到2024年底,9件实事项目均已全面完成。在生活保障方面,实施“青年人才公寓建设、医疗保健优待、帮助解决子女就学”等项目,全年共完成 1367套人才公寓主体工程建设,累计为25名E类以上高层次人才提供医疗保障服务,为61名高层次人才子女提供公办学校优质教育服务。在人才成长方面,加强科技人才和科技型企业家培育,7人获评浙江省科技型企业家入库人选。在休闲娱乐方面,实施“畅游衢州、免费疗休养”等项目,全年衢州市域各大景区累计接待H类及以上科技工作者1915人次;组织109名科技工作者参加免费疗休养;邀请接待院士91人次。在精准服务方面,我们根据衢州产业需要和企业需求,实施“搭建跨界交流平台、组建科技创新服务团队”等项目,组建8支科技创新服务团队开展深度服务,搭建“科学咖啡馆”等跨界、跨领域、跨学科交流平台16家,累计举办院士专家讲堂、青年博士沙龙等协同创新活动25场次,展示发布我市科创平台最新研发成果28件、签约科技合作项目3项;举办中国科学院“碳中和化学化工变革性技术”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等各类科技交流活动70余场次,汇聚海内外院士、高校院所专家等科创人才万余名。这些全方位对科技工作者的关心关爱举措,获得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和肯定。
接下来,我重点向大家介绍一下2025年度衢州市“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项目和进展情况。2024年底,根据市委八届七次全会关于“健全完善‘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机制”有关要求,市科协提前谋划,在持续深化部分原有项目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了2025年度项目征集工作,经前期多轮征求各有关部门和科技工作者代表的意见,最终筛选确定了9项2025年度“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项目,并由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2025年4月8日正式印发实施。
一、市科技馆建设(衢州市“两中心”B座提升改造)项目。市科技馆选址是衢州两中心B座,利用市“两中心”B座的现有设施和空间,进行展览陈列工程方案设计和装修改造,建设以“化学”为主题的科技馆,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布展面积1.6万平方米,计划2025年底完工投入试运营。项目建成后可为科技工作者提供科普宣传、学术交流、成果发布、科企对接等活动场所。项目投资概算约1.35亿元。该项目建设主体为市大花园集团,市科协为指导配合单位。目前,衢州市“两中心”B座提升改造(市科技馆)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布展工程已开工建设。
二、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科技工作者服务机制,为科技工作者、科学家团队、衢州英才提供法律咨询、维权指导、侵权应对、专利数据查询分析等服务,全年快速预审专利350件以上。该项目的实施单位为市市场监管局。目前,已建立知识产权特派员和服务专员队伍,完成快速预审专利199件,积极谋划推进知识产权服务系统建设。
三、科研仪器设备共享。举办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推介活动,出台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绩效评价办法,全年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大型科研仪器共享服务1200次以上。该项目的实施单位为市科技局。目前,市科技局已联合财政部门印发了《衢州市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绩效评价办法(试行)》,4月份举办了一场四省边际推介交流活动,全市高能级科创平台研究院提供科研仪器共享次数共计944次。
四、科技保险金融服务。探索科技创新全过程风险保障,拟创新推出“衢创保”,针对市本级研究院、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南孔精英”创业人才项目落地企业,在技术研发、成果保护、成果转化、规模量产等关键环节,提供科技创新风险减量支持,力争覆盖企业150家以上。该项目实施单位为市府办金融发展处、市科技局。目前,已起草形成《关于实施“衢创保”专项保险计划的通知》,力争6月底前完成“衢创保”文件出台,并启动招投标工作。
五、中小学科学副校长选聘。首次探索开展全市中小学科学副校长选聘工作,从各类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科学场馆中选聘20名以上具有科学领域专业知识背景的科技工作者担任部分中小学校科学副校长,指导学校做好科学教育和科普工作,为学校提供有关科学教育的建设性意见,培育学生科技创新理念。该项目实施单位为市科协、市教育局、市科技局。目前,已选聘45位科技工作者担任全市47所中小学的兼职科学副校长,下一步将充分发挥科学副校长的职能作用,指导学校做好科学教育和科普工作。
六、智汇图书馆服务。充分利用市图书馆馆藏资源和浙江省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数字资源,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图书借阅、在线资源访问、数据库检索、资料查询和专业咨询等服务,开展你选书我买单活动,结合需求新购科学类专业图书不少于3000册,为科技工作者开展专题服务10次以上,满足科技工作者的信息需求。该项目实施单位为市文旅局。目前,已完成科学类专业新书采购招标,编制印刷《科技工作者智慧服务手册》,开展专题服务活动4场次。
七、青年科技工作者交流活动。积极搭建青年科技工作者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开展相亲交友、文体团建等多形式社交联谊活动18场次,丰富青年科技工作者业余文化生活。该项目实施单位为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智造新城管委会、智慧新城管委会。目前,已组织开展“才聚三衢·缘定三生”“青年人才私享π对”等社交联谊活动6场次。
八、青年人才公寓建设。该项目是2024年度保留和持续深化的项目。今年的任务是完成1365套人才公寓建设,实现“拎包入住”,保障青年人才住有所居,不断提升青年人才在衢州生活就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该项目的实施单位为智慧新城管委会。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近期正在进行室外配套工程、室内精装修及外墙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整体项目已完成总进度74.5%。
九、免费疗休养。该项目也是2024年度保留和持续深化的项目。今年的任务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全球院士来衢免费疗休养方面,全年邀请、服务在衢工作院士、衢籍院士、建站院士、担任产业链首席科学家院士、有合作项目院士及其它开展衢州行的院士来衢疗休养不少于100人次。该项目的实施单位为市科协、市财政局、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目前,已邀请、服务来衢院士36人次。二是科技工作者疗休养方面,今年将继续组织100名全职在衢工作的本科及以上科技工作者到省内外进行免费疗休养,当年已享受单位疗休养的,原则上不再安排。该项目的实施单位为市总工会、市科协和各县(市、区)科协。下一步,将合理分配疗休养名额,科学制定疗休养线路,让更多科技工作者通过优质的疗休养服务舒缓身心、充电蓄能。
以上是2025年度衢州市“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项目具体情况。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关责任单位持续做好科技人才服务工作,不断优化服务举措、完善保障机制、搭建交流平台,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不断提高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努力激活科技创新的“一池春水”,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更大贡献。
浙江日报记者:你好,刚刚主发布人提到“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中有衢州市科技馆建设项目内容,请介绍一下目前衢州市科技馆的具体进展情况?谢谢。
市大花园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方建伟:衢州市科技馆建设项目是我市“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民生工程,以“建设运营一体化”打造科普展馆建设以及商业化运营的新标杆。项目旨在打造集展示、体验、研学、教育为一体的国内首座“化学”主题特色创新综合型科技馆,为市民尤其是青少年提供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的平台。
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在选址方面,项目位于衢州市便民服务中心和文化艺术中心B座,毗邻市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和非遗馆,便于形成文化服务集群效应;在规模方面,市科技馆共地上7层,总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其中布展面积约1.6万平方米,设置展项总数约为234项。在建设内容方面,经过前期多轮方案研究会审,目前已确定市科技馆的深化设计方案,其中:一层规划设置序厅,二层设置迷你元素城儿童展厅,三层设置寰宇天地、生命奇迹、物质奥秘展厅,四层设置科技先锋、美好生活展厅,五层规划筑梦未来展厅,以及线上“元宇宙”科技馆;同时还规划临时展厅、多功能厅、4D影院、科学餐厅、研学教室等功能配套;在施工进展方面,项目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审查和施工许可证申领,目前正在开展布展装饰施工,预计2025年底完工并试运营。
市科技馆建成后,将在完善基础科普教育的同时,进一步提供常态化公益科普活动,包括科学家讲座、科创竞赛、主题研学等,并设立“科技工作者之家”专区,为本地科技人才提供交流与成果展示空间。后续项目进展将通过微信公众号或官网适时更新,欢迎广大市民和科技工作者持续关注。
浙江交通之声记者:你好,请问市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重要平台,将如何创新模式做好“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项目?谢谢。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朱芝君:为深化科技赋能图书馆服务升级,切实落实2025年“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项目,助力衢州科技事业发展,图书馆为科技工作者量身定制了科研加速包,推出文献精准检索、图书一键借阅、精品活动定制、专员上门等特色服务,让科技工作者们轻松实现足不出户,科研不误。
一是极速文献通道服务。科技工作者通过读者证账号登录浙江省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即可免费获取知网、维普、万方等优质数据库资源。另外,科技工作者如有个性化需求,我们也有专业团队在48小时内完成文献检索与传递。
二是线上借阅快递到家。通过“浙里办”平台,科技工作者可随时在线借阅省图书馆百万馆藏精品和书商直供新书,一键下单,实现“线上借书,快递到家”。同时,我们还提供“你选书我买单”服务,科技工作者可推荐图书馆未收藏的图书资源,“你的需求我们来买单”。
三是个性定制活动直达。我们将不定期开展前沿技术、科技成果普及活动,将优质的科普资源精准地输送到园区、高校等科研场所。在今年的4.23世界读书日活动期间,我们也邀请了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的专家开展人工智能主题讲座,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四是零跑腿及空间预约服务。我们为企业、院所、高校开通了集体绿色通道,只需一个电话就有专员上门服务。同时,我们也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学术交流空间预约服务,提前预约即可免费使用。
除了以上特色服务外,衢州市图书馆还会牵头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衢州市图书馆微信服务号和订阅号。
衢州日报记者提问:你好,我了解到青年人才公寓项目正在建设当中,能否介绍下具体情况?青年人才公寓有哪些特色亮点?目前建设进展如何?谢谢。
衢州智慧新城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委员、党政办主任胡小土:智慧新城青年人才公寓坐落于衢州市智慧新城浮石片区,地理位置优越,项目总投资9.37亿元,用地面积约 89.1亩。规划新建17栋建筑,总建筑面积约 15.8万平方,总户数1367套。项目于2023年6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目前主体工程已顺利完成,正在室内精装修及室外配套工程施工中,总体推进平稳有序,计划于2025年11月完工并具备交付条件。
为了满足青年人才个性化的居住需求,我们充分考虑了青年人才快节奏、多元化的生活方式,通过构建全时段运营、功能复合的一站式生活空间,目标将智慧新城青年人才公寓打造成为数智生态青年人才未来社区的典范。
在建筑设计方面,该项目涵盖单身公寓、两居室、三居室等多样化户型,可实现“拎包入住”;同时地下停车场按照一户一车位的配比建设,住户不用为找不到停车位而发愁;项目配备有商铺、物业用房、文化活动室、社区服务中心等配套建筑,将为住户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生活场景。
在智能便利方面,通过数智化管理平台提供优质高效的运营管理服务,贯彻低碳节能环保理念,实现社区设施设备的智能化管理与精准调控,住户可通过线上平台享受刷脸门禁、智能门锁、线上缴费、维修保洁等智慧化服务,打造科技感十足的现代生活空间。
在氛围营造方面,我们将衢州特色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公共空间设计中,通过公寓内随处可见衢州文化印记,增强青年人才对衢州的认同感、归属感。公寓内配备有共享厨房、茶艺区、健身房、台球室等富有烟火气的公共交流场所,促进不同背景、不同专业的青年人才之间的思想碰撞与情感交流。
佳巢引凤栖,安居筑新梦。我们相信智慧新城青年人才公寓,在为青年人才提供舒适便捷生活环境的同时,将进一步推动智慧新城产城融合与人才集聚,让青年人才在衢州安身、安心、安业,我在此欢迎广大青年人才届时前来入住体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